“中国芯”突破口
Jul 28,2022

根据IHS Markit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消费国,2018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需求规模达到138亿美元,增速为9.5%,占全球需求比例高达35%。预计2021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59亿美元,年化增速达到4.8%,略高于全球增速。庞大的市场需求量,也意味着这本土厂商拥有很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目前,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正在日趋完善,技术也正在取得突破。根据Yole数据显示,在技术和工艺水平较低的二极管和BJT器件方面,中国功率半导体厂商的供应率接近50%。但在功率半导体的核心部件IGBT模块、IGBT单管和MOSFET领域,国产厂商的产品自给率平均只有38%。
长城证券的研报分析认为,MOSFET和IGBT有着优良的特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预计将成为未来5年增长最强劲的半导体功率器件,且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随着工业、汽车、无线通讯和消费电子等领域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以及节能减排需求日益迫切,我国功率半导体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在国家政策利好下,功率半导体将成为“中国芯”的最好突破口。
而近年来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已有不少崭露头角,并在布局高端领域上做了长足准备。
上周(8月19日),闻泰12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自动化晶圆制造中心项目正式落户上海临港。该项目总投资12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能36万片。自2019年闻泰338亿元完成对全球知名半导体IDM公司安世半导体的收购后,也一跃成为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的龙头。
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的安世半导体有60多年半导体研发和制造经验,其前身为飞利浦半导体标准产品事业部。安世半导体年产能超过1000亿颗(全部为车规级产品),在各个细分领域均处于全球领先,其中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芯片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汽车功率器件全球第二。
这笔收购的完成,也使得中国厂商跻身于全球前20大汽车半导体厂商之列。且由于汽车半导体供应链和产品验证周期形成的高壁垒,全球汽车半导体产业格局非常稳定,具有规模量级的新玩家并不多,目前全球超过2亿美元的汽车电动化趋势下,功率半导体单车价值量增长最快。
另外,华润微也是目前国内拥有全部主流MOSFET器件结构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主要企业,生产的器件包括沟槽栅MOS、平面栅VDMOS及超结MOS等,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提供-100V—1500V范围内低、中、高压全系列MOSFET产品的企业。根据IHS Markit的统计,以销售额计,华润微在国内MOSFET市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英飞凌与安森美。
此外,还有捷捷微电,其在晶闸管与防护器件细分领域国内市占率达45%,仅次于ST、NXP等海外巨头。还有像扬杰科技、台基股份,华微电子、斯达半导、新节能等国内厂商近年来也都成长快速。
而未来随着国产厂商的快速成长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供应链国产化的紧迫性将越来越强。提升技术和产品,布局高端核心部件将是功率半导体“中国芯”突破的重要方向。
上一页: